IVPP-IR  > 硕博论文
山东临沂晚新生代洞穴堆积中的哺乳动物化石
李亦征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邱占祥
1989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学位专业古哺乳动物学
摘要洞穴裂隙堆积是我国晚新生代常见的一种堆积类型。北方的这种裂隙堆积地点很少,主要是以周口店地区代表的中更新世裂隙堆积。华南的洞穴裂隙堆积分布较为广泛,但时代最早也不超过早更新世。在我国,以前一直没有找到含晚上新世以前的堆积的洞穴裂隙。在欧洲,从Ruscinian期到Villafran chian期,有着十分广泛的裂隙堆积,在欧洲晚新生代陆相地层划分对比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山东临沂晚新生代棋盘山洞穴堆积是山东809地质队在进行矿产资源调查时发现的。郑绍华(1984)根据采自洞穴堆积中的仓鼠化石Kowalskia yinan ensis,初步确定化石所属地层为晚上新世(MN15)的沉积。此后尤玉柱、侯连海在该地点做了初步发掘工作。1987年10月至11月间笔者随同尤玉柱、金昌柱等同志在同一地点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发掘,并在第二年10月至11月间再次进行此项工作。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主要化石门类有翼手目、啮齿目和食肉目。本文根据对后两类进行的初步研究进一步确认了在棋盘山洞穴堆积中晚上新世地层的存在。
页数55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806
专题硕博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亦征. 山东临沂晚新生代洞穴堆积中的哺乳动物化石[D].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8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N84427.pdf(1556KB) 开放获取--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亦征]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亦征]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亦征]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