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15条,第1-10条 帮助

限定条件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地层和脊椎动物概述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89-120
作者:  王元青;  李传夔;  李茜;  李丁生
浏览  |  Adobe PDF(304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4/33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脊椎动物  地层  对比  
最早的基干陆龟——安徽龟(Anhuichelys Yeh,1979)的再研究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156-179
作者:  佟海燕;  李录;  李丁生;  陈立民;  李騊;  余淑华;  余国盛;  程小青;  底野力;  Julien CLAUDE
浏览  |  Adobe PDF(3215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6/34  |  提交时间:2018/10/25
潜山盆地  古新世  龟鳖类  陆龟科  
胡氏敏兽门齿釉质微观结构及其对基干啮形类的分类学意义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137-155
作者:  毛方园;  李传夔;  王元青;  李茜;  孟津
浏览  |  Adobe PDF(399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9/36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模兔类  釉柱  中缝  施氏明暗带  
安徽潜山中古新世一新的模鼠兔类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121-136
作者:  李传夔;  王元青;  张兆群;  毛方园;  孟津
浏览  |  Adobe PDF(217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5/45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原始啮型类  模鼠兔科  模兔科  
安徽潜山古新世蜥蜴化石的分类学厘定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3, 页码: 243-268
作者:  董丽萍;  Susan E.EVANS;  王原
浏览  |  Adobe PDF(913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4/24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蜥蜴  系统发育学  分类厘定  CT扫描  
陆地生态系统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 期刊论文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卷号: 31, 期号: 07, 页码: 682-688
作者:  周浙昆;  周忠和;  王怿
浏览  |  Adobe PDF(28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13/44  |  提交时间:2018/10/25
陆地生态系统  地球环境  协同演化  古脊椎动物  古植物  
基干啮型类发现跟骨管结构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3, 页码: 235-242
作者:  张兆群;  李传夔;  王健;  王元青;  孟津
浏览  |  Adobe PDF(16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6/37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兔形目  单门齿类  双门齿类  跟骨管  
孟氏苏崩猴(哺乳动物纲:近兔猴超科)的齿列以及亚洲窃果猴科系统发育关系的再研究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3, 页码: 181-211
作者:  毕丛山;  倪喜军;  王元青;  孟津;  Daniel L.GEBO
浏览  |  Adobe PDF(422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43/25  |  提交时间:2018/10/25
古新世  格沙头期  近兔猴形目  生物地理学  系统发育  
灵长类及其近亲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期刊论文
科学, 2016, 卷号: 68, 期号: 02, 页码: 16-19+4
作者:  倪喜军
浏览  |  Adobe PDF(158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8/58  |  提交时间:2018/10/25
起源  演化  魁兽  树鼩  鼯猴  近兔猴  灵长类  
theincisorenamelmicrostructureofminahuimammaliagliresanditsimplicationforthetaxonomyofbasalglires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137
作者:  Mao Fangyuan;  Li Chuankui;  Wang Yuanqing;  Li Qian;  Meng Jin
浏览  |  Adobe PDF(975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1/17  |  提交时间: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