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浏览/检索结果: 共47条,第1-10条 帮助

已选(0)清除 条数/页:   排序方式:
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地层和脊椎动物概述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89-120
作者:  王元青;  李传夔;  李茜;  李丁生
浏览  |  Adobe PDF(3049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4/33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脊椎动物  地层  对比  
胡氏敏兽门齿釉质微观结构及其对基干啮形类的分类学意义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137-155
作者:  毛方园;  李传夔;  王元青;  李茜;  孟津
浏览  |  Adobe PDF(3998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9/36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模兔类  釉柱  中缝  施氏明暗带  
安徽潜山中古新世一新的模鼠兔类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2, 页码: 121-136
作者:  李传夔;  王元青;  张兆群;  毛方园;  孟津
浏览  |  Adobe PDF(217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65/45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原始啮型类  模鼠兔科  模兔科  
安徽潜山古新世蜥蜴化石的分类学厘定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3, 页码: 243-268
作者:  董丽萍;  Susan E.EVANS;  王原
浏览  |  Adobe PDF(913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94/24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蜥蜴  系统发育学  分类厘定  CT扫描  
基干啮型类发现跟骨管结构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3, 页码: 235-242
作者:  张兆群;  李传夔;  王健;  王元青;  孟津
浏览  |  Adobe PDF(163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38/39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潜山  古新世  兔形目  单门齿类  双门齿类  跟骨管  
安徽繁昌晚新生代裂隙堆积中的松鼠类化石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6, 卷号: 54, 期号: 04, 页码: 286-301
作者:  邱铸鼎;  金昌柱
浏览  |  Adobe PDF(3562Kb)  |  收藏  |  浏览/下载:77/22  |  提交时间:2018/10/25
安徽繁昌  晚新生代  裂隙堆积  松鼠科  
第四纪中华乳齿象属(Sinomastodon,Gomphotheriidae)头骨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期刊论文
科学通报, 2013, 卷号: 58, 期号: 10, 页码: 931-939
作者:  王元,金昌柱,邓成龙,魏光飚,严亚玲
浏览  |  Adobe PDF(2493Kb)  |  收藏  |  浏览/下载:108/42  |  提交时间:2014/12/22
嵌齿象科  中华乳齿象属  安徽人字洞  早更新世早期  
大型鼩鼱Beremendia(食虫目,鼩鼱科)在江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9, 卷号: 47, 期号: 2, 页码: 153-163
作者:  金昌柱;  张颖奇;  孙承凯;  郑龙亭
Adobe PDF(896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96/92  |  提交时间:2010/07/29
安徽繁昌  早更新世早期  贝列门德鼩  气候事件  
安徽上新五褶兔两新种及淮南上新五褶兔化石 期刊论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9, 卷号: 47, 期号: 1, 页码: 53-71
作者:  富田幸光;  金昌柱
浏览  |  Adobe PDF(1097Kb)  |  收藏  |  浏览/下载:215/60  |  提交时间:2010/09/09
安徽淮南  上新世  上新五褶兔  
早更新世长毛鼠属(Diplothrix, Muridae)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学位论文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08
作者:  王元
Adobe PDF(1501Kb)  |  收藏  |  浏览/下载:510/139  |  提交时间:2011/08/12
安徽人字洞  早更新世  长毛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