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lagomorphsfromtheyihesubulateeoceneofneimongolinnermongolia
Meng Jin; Hu Yaoming
2004
发表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
ISSN1000-3118
卷号042期号:004页码:261
摘要记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脑木根乡附近依和苏布地点产出的4种兔形类上下颊齿化石。依和苏布位于脑木根乡东南约18km处,乌兰希热平台北缘,地理坐标为N42°36.114’,E111°34.596’。依据化石组合,该点地层年代初步定为晚始新世。4种兔形类分别是:Gobiolagus major、Hypsimylus yihesubuensis sp.nov、Desmawlagus cf.D.vetustus以及Desmatolagus sp.。新发现的Gobiolagus,major下颊齿和该种产自沙拉木伦地区乌兰戈楚层的正型标本(AMNH26098)在大小和形态上很相似:齿冠较低,侧沟不伸人齿槽,三角座唇侧较舌侧短;m2跟座明显大于ml跟座;舌侧有釉质脊连接三角座和跟座。根据个体大小和相对低冠的颊齿,我们将一块带P3~M2的上颌骨归人Gobiolagus makpr,成为该种上臼齿的首次记录。上颌骨腭面门齿孔后缘与P3前缘齐,硬腭后缘止于M1与M2间位置,无前臼齿孔。P3~M2均具三齿根,唇侧两齿根小。P4非臼齿化,前后脊完全,封闭—V形新月谷。M1嚼面椭圆状,舌侧内沟短浅。后脊与舌侧的磨蚀面相连,其前方的横向谷应为三角座凹。前、后脊唇侧端应分别相当于前、后尖。Hypsimylus yrihesubuensis sp.nov.是继北京长辛店北京种后该属的第2个记录。新种较H.beifingensis大,齿冠较低,m1较宽。下颊齿高冠,p4臼齿化,稍高于臼齿。下颊齿具有明显的三叶结构,由下次小尖形成的第三叶强。外侧沟伸人齿槽。依据个体大小,将一带有P2~4的上颌骨归人该种。上颊齿相对低冠,P2单根,齿冠两叶,P3~4具三根,P4显著大于P3。与北美的Megalagus标本比较表明这类具高冠齿的动物是一种兔形类,而不是建属时认为的宽臼齿兽类。其下颊齿明显的第三叶结构是年轻个体的属性。归人Desmatolagus cf.D.vetustus的标本与Desmatolagus vetustus的正型相似,但其个体稍小,下跟座后缘直与后者不同。Desmatolagus vetustus仍被认为是链兔属最为原始的成员,它与其他种的差别是具有较多的原始特征,如颊齿相对低冠、跟座无后褶、无前臼齿孔等。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0745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Meng Jin,Hu Yaoming. lagomorphsfromtheyihesubulateeoceneofneimongolinnermongolia[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4,042(004):261.
APA Meng Jin,&Hu Yaoming.(2004).lagomorphsfromtheyihesubulateeoceneofneimongolinnermongolia.古脊椎动物学报,042(004),261.
MLA Meng Jin,et al."lagomorphsfromtheyihesubulateeoceneofneimongolinnermongolia".古脊椎动物学报 042.004(2004):26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Meng Jin]的文章
[Hu Yaoming]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Meng Jin]的文章
[Hu Yaoming]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Meng Jin]的文章
[Hu Yaoming]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