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
高星
2014
发表期刊人类学学报
ISSN1000-3193
卷号33期号:3页码:237
摘要本文从考古文化的角度论证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连续性。通过对石制品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石器制作技术、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区域文化传统演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古人群生生不息、连续演化。通过对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中勒瓦娄哇技术制品、具有阿舍利风格的组合和石叶技术产品这些具有“西方元素”特点的文化成分的辨识与分析,指出更新世期间该地区石器生产基本维持在奥杜威模式内,来自西方的文化因素间或出现过,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发生对土著文化的置换,说明这一地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移民和人群更替事件;基因混合与文化交流可能发生过,但其过程是融合而非替代。秦岭诸遗址、北窑、大地湾、徐家城、乌兰木伦、织机洞、井水湾、黄龙洞等遗址的地层和测年数据表明东亚不存在距今10~4万年间的材料空白,人类演化的链条没有中断过。古气候和古生物信息也对末次冰期导致本土人群灭绝的论断提出否定。这些考古材料与信息对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群连续演化及现代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支持。“综合行为模式”等学说的提出强化了对本土人群生存能力的论述。对人类独特的行为特点与社会属性的观察和思考,也对本土人群与西方同类的隔离问题及不同地区人群长时期维持在同一物种内的可能性与动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0767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星.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J]. 人类学学报,2014,33(3):237.
APA 高星.(2014).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人类学学报,33(3),237.
MLA 高星."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人类学学报 33.3(2014):237.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677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高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