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辽宁早白垩世今鸟类一新属种jianchangornismicrodontagenetspnov
周忠和; 张福成; 李志恒
2009
发表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
ISSN1000-3118
卷号000期号:004页码:299
摘要依据一近完整的相关节的骨骼化石,记述了辽宁建昌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原始今鸟类一新属种:小齿建昌鸟(Jianchangornis microdonta gen.etsp.nov.)。新鸟个体较大,但从骨化程度分析,正型标本可能属于一亚成年个体。具有一些进步特征,如胸骨及龙骨突加长,乌喙骨具有发育的前乌喙突以及和肩胛骨关联的关节窝,叉骨“U”字型,愈合荐椎包括9—10枚荐椎,尾综骨短小,第二、三掌骨远端愈合,跗跖骨完全愈合等,表明新属无疑属于今鸟类。在以下特征组合上很容易和已知的早白垩世今鸟类化石相区别:齿骨上至少有16枚细小牙齿,从齿骨前端向后沿齿骨大部密集排列;肩胛骨强烈弯曲;第一掌骨粗壮,较其他掌骨宽;第一指长并且远端延伸明显超过第二掌骨;肱骨+尺骨+第二掌骨与股骨+胫跗骨+跗跖骨的长度比例约为1.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新属属于基干的今鸟类。新发现的材料第二、三掌骨远端愈合很好,但近端却未完全愈合,这一特征尚未见于其他已知鸟类,或许表明今鸟类腕掌骨的愈合和现生鸟类的跗跖骨一样是从远端开始的,不同于反鸟类和其他基干鸟类。建昌鸟的下颌还保存了一个前齿骨,这是继早白垩世红山鸟之后的另一例报道,可能进一步表明这一结构在今鸟类中曾普遍出现。新鸟肩带、胸骨和前肢的特征显示了和现代鸟类相近的飞行能力,其后肢、脚趾的比例以及趾爪的形态等显示和燕鸟、义县鸟等相似的地栖特征。保存于标本上的鱼类残骸可能显示了建昌鸟食鱼类的习性。今鸟类新属种的发现进一步表明,早白垩世这一进步鸟类类群的分化已不亚于反鸟类,湖滨环境在今鸟类的早期演化中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1122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忠和,张福成,李志恒. 辽宁早白垩世今鸟类一新属种jianchangornismicrodontagenetspnov[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9,000(004):299.
APA 周忠和,张福成,&李志恒.(2009).辽宁早白垩世今鸟类一新属种jianchangornismicrodontagenetspnov.古脊椎动物学报,000(004),299.
MLA 周忠和,et al."辽宁早白垩世今鸟类一新属种jianchangornismicrodontagenetspnov".古脊椎动物学报 000.004(2009):299.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辽宁早白垩世今鸟类一新属种jiancha(14775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忠和]的文章
[张福成]的文章
[李志恒]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忠和]的文章
[张福成]的文章
[李志恒]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周忠和]的文章
[张福成]的文章
[李志恒]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辽宁早白垩世今鸟类一新属种jianchangornismicrodontagenetspnov.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