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 | |
白炜鹏1; 董为1; 刘金远2; 王元1; 金昌柱1; 刘思昭2; 刘丽2 | |
2017 | |
发表期刊 | 第四纪研究 |
ISSN | 1001-7410 |
卷号 | 37期号:4页码:821 |
摘要 |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的体型相对较大,鹿角的主枝在第一和第二分叉之间的部分呈竖琴状并伴有螺旋形;眉枝较长,位于角环上方,但不靠近角环;第二枝和第三枝都较长,但第三枝更长;第一分叉的角度较大,第二分叉的角度则较小;纵向排列的沟棱角饰不发育。自山西轴鹿在山西的榆社盆地发现以后,陆续在晋南、陕西、江苏及云南等地区发现;最近在辽宁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的早更新世堆积中产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出的新材料,使山西轴鹿的地理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东北。生物系统演化的支序分析表明,山西轴鹿是在最晚中新世至上新世之间从分布在内蒙古的秀丽轴鹿(Axis speciosus)支系上衍生出来的1个分支,到早更新世中期后消失。山西轴鹿与晚更新世出现在河南许昌遗址的灵井轴鹿(Axis lingjingensis)的系统关系最近,两者可能是时间种的关系。粗面轴鹿(Axis rugosus)只出现在早更新世,在保存了轴鹿特征的基础上第一分叉的位置有所降低,主枝变得颀长,与现生的白斑鹿(Axis axis)更相似。粗面轴鹿与白斑鹿组成姐妹群,粗面轴鹿可能是在上新世在华北从秀丽轴鹿支系衍生出来的,而白斑鹿可能是从粗面轴鹿迁徙到华南的居群中直接衍生出来的一个冠分支。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1285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大连自然博物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白炜鹏,董为,刘金远,等. 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J]. 第四纪研究,2017,37(4):821. |
APA | 白炜鹏.,董为.,刘金远.,王元.,金昌柱.,...&刘丽.(2017).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第四纪研究,37(4),821. |
MLA | 白炜鹏,et al."山西轴鹿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的新材料及轴鹿的演化探讨".第四纪研究 37.4(2017):821.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白炜鹏]的文章 |
[董为]的文章 |
[刘金远]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白炜鹏]的文章 |
[董为]的文章 |
[刘金远]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白炜鹏]的文章 |
[董为]的文章 |
[刘金远]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