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广西隆林古人类颞骨内耳迷路的3d复原及形态特征
吉学平1; 吴秀杰2; 吴沄1; 刘武2
2014
发表期刊科学通报
ISSN0023-074X
卷号59期号:35页码:3517
摘要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是现代人群形成与分化的关键时期,现有证据显示这一时期人类体质特征及行为复杂多样,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由于多数人类化石缺乏可靠年代数据,加之相关研究薄弱,人类学界对中国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人类体质特征及演化变异所知甚少.最近对广西隆林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研究显示,隆林人呈现更新世古人类和现代人镶嵌型体质特征,或许是当时残存的古老型人类或者未知的新种.这一观点已经引起古人类学界的关注.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对隆林人颞骨进行了扫描及骨性内耳迷路3D虚拟复原,通过与50例新石器时代现代人、10例晚更新世早期现代人及22例尼安德人内耳迷路25项特征数据的修正T值检验、双变量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隆林人内耳迷路的形态与现代人关系最近,其次为早期现代人,而与尼安德特人相差较大.本研究提供了中国古人类内耳迷路的形态数据,揭示了全新世初期人类内耳迷路的形态特点.研究结果虽然支持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初期东亚人群演化历史复杂多样的观点,但还需要更多的发现和研究来阐明这一时期人类的演化规律.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1919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吉学平,吴秀杰,吴沄,等. 广西隆林古人类颞骨内耳迷路的3d复原及形态特征[J]. 科学通报,2014,59(35):3517.
APA 吉学平,吴秀杰,吴沄,&刘武.(2014).广西隆林古人类颞骨内耳迷路的3d复原及形态特征.科学通报,59(35),3517.
MLA 吉学平,et al."广西隆林古人类颞骨内耳迷路的3d复原及形态特征".科学通报 59.35(2014):35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广西隆林古人类颞骨内耳迷路的3D复原及形(1238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吉学平]的文章
[吴秀杰]的文章
[吴沄]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吉学平]的文章
[吴秀杰]的文章
[吴沄]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吉学平]的文章
[吴秀杰]的文章
[吴沄]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广西隆林古人类颞骨内耳迷路的3D复原及形态特征_吉学平.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