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骨制品研究 | |
| 李超荣1; 冯兴元1; 郁金城2; 赵凌霞1 | |
| 2004 | |
| 发表期刊 | 人类学学报
![]() |
| ISSN | 1000-3193 |
| 卷号 | 23期号:1页码:13 |
| 摘要 |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不仅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而且也含有较为丰富的骨制品.骨制品可分为骨核、人工骨块、骨片、骨屑和骨器五大类;骨片约占骨制品总数一半;骨器包括刮削器、尖头器、雕刻器和骨铲四类.观察发现:79件骨制品和骨骼可以拼合成33组,45件上有古人类砍砸、切割或刻划的痕迹.丰富的骨制品进一步反映了王府井古人类文化的进步性;同华北地区类似制品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遗物分布特征表明,东方广场遗址是一处古人类的临时居住地.出土的石器、骨器遗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表明,王府井古人类不仅能够制作石器与骨器用来宰杀与支解猎物,而且具有用火、控火进行烹饪的能力.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209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北京市文物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超荣,冯兴元,郁金城,等.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骨制品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04,23(1):13. |
| APA | 李超荣,冯兴元,郁金城,&赵凌霞.(2004).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骨制品研究.人类学学报,23(1),13. |
| MLA | 李超荣,et al."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骨制品研究".人类学学报 23.1(2004):13.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李超荣]的文章 |
| [冯兴元]的文章 |
| [郁金城]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李超荣]的文章 |
| [冯兴元]的文章 |
| [郁金城]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李超荣]的文章 |
| [冯兴元]的文章 |
| [郁金城]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