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T)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和恐龙灭绝:恐龙蛋化石提供的证据
赵资奎1; 毛雪瑛2; 柴之芳2; 杨高创2; 张福成1; 严正3
2009
发表期刊科学通报
ISSN0023-074X
卷号000期号:002页码:201
摘要南雄盆地3个含有K/T界线剖面的恐龙蛋壳中铱和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布模式表明,从白垩纪最晚期到古近纪早期中国华南地区曾发生过两次大的环境变化事件.第一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发生在K/T交界前2Ma,除了有很多蛋壳显示出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外,由它们为代表的恐龙多样化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第二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规模较大,正好发生在K/T交界及其附近.恐龙在K/T交界开始灭绝,然后持续至古新世早期.这一绝灭过程大约经历了250ka,比北美蒙大拿地区和印度西部的恐龙灭绝要晚一些.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多次以铱异常、氧同位素异常为标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和以微量元素含量异常为标志的地区性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和长期间地球化学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恐龙无法正常繁殖后代而逐渐灭绝.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2342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资奎,毛雪瑛,柴之芳,等.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T)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和恐龙灭绝:恐龙蛋化石提供的证据[J]. 科学通报,2009,000(002):201.
APA 赵资奎,毛雪瑛,柴之芳,杨高创,张福成,&严正.(2009).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T)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和恐龙灭绝:恐龙蛋化石提供的证据.科学通报,000(002),201.
MLA 赵资奎,et al."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T)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和恐龙灭绝:恐龙蛋化石提供的证据".科学通报 000.002(2009):20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资奎]的文章
[毛雪瑛]的文章
[柴之芳]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资奎]的文章
[毛雪瑛]的文章
[柴之芳]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资奎]的文章
[毛雪瑛]的文章
[柴之芳]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