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甘肃徐家城遗址石制品原料最小单元分析
赵宇超1; 李锋1; 陈福友1; 李罡2; 王山3; 高星1
2015
发表期刊人类学学报
ISSN1000-3193
卷号34期号:3页码:318
摘要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近年来发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主要埋藏于陇西盆地水洛河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年代在距今约4.6~2.3万年间。本文使用原料最小单元分析这一目前国内尚未普及的方法对该遗址主文化层的石制品进行研究,涉及遗址形成过程、空间利用以及古人类的流动组织等方面。研究表明,古人类原地剥片行为是遗址主文化层石制品分布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文化层交界位置所受扰动程度较大;石器工业面貌权宜性色彩较为浓厚,发掘区内并未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区,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其他生活中心。本文对原料最小单元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潜力作了一定讨论。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4619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河北大学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宇超,李锋,陈福友,等. 甘肃徐家城遗址石制品原料最小单元分析[J]. 人类学学报,2015,34(3):318.
APA 赵宇超,李锋,陈福友,李罡,王山,&高星.(2015).甘肃徐家城遗址石制品原料最小单元分析.人类学学报,34(3),318.
MLA 赵宇超,et al."甘肃徐家城遗址石制品原料最小单元分析".人类学学报 34.3(2015):318.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甘肃徐家城遗址石制品原料最小单元分析_赵(917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宇超]的文章
[李锋]的文章
[陈福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宇超]的文章
[李锋]的文章
[陈福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赵宇超]的文章
[李锋]的文章
[陈福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甘肃徐家城遗址石制品原料最小单元分析_赵宇超.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