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 | |
高星 ; 张双权; 张乐; 陈福友
| |
| 2016 | |
| 发表期刊 | 人类学学报
![]() |
| ISSN | 1000-3193 |
| 卷号 | 35期号:04页码:481 |
| 摘要 | 周口店第1地点古人类用火证据是该遗址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很长时期内,作为同类遗存中最早的记录及其分析论证结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但随着少数西方学者的质疑和挑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争议,其后开展的埋藏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又得出进一步否定的结论。但周口店遗址的洞穴地层十分复杂,目前残存的堆积与古人类生存时期的状态有重大差别,与当初大规模发掘时见证的遗物遗迹的分布与埋藏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在剖面表层做局部有限的采样分析并不足以推翻以前的系统性研究结论,何况很多否定性的意见源自学术理论思潮的转变和缺乏具体分析的常规性推理。从以前的发掘记录和各种分析结果看,周口店遗址埋藏着丰富的古人类用火证据,这些证据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验证和支持的.2009年以来在遗址开展的新的发掘与研究获得重要进展,揭示出具有结构的火塘、烧骨、石灰化的灰岩块等原地用火产生的遗物与遗迹,对相关材料的现代科技分析进一步确定这些遗存的人类用火性质。这样,遗址上文化层的用火证据变得明确无误,相关争议终可尘埃落定。对于下部地层中的用火证据,尚需做同样的发掘、分析和研究工作。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529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高星,张双权,张乐,等. 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J]. 人类学学报,2016,35(04):481. |
| APA | 高星,张双权,张乐,&陈福友.(2016).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人类学学报,35(04),481. |
| MLA | 高星,et al."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人类学学报 35.04(2016):481.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_研究历史 争议与(1351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张双权]的文章 |
| [张乐]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张双权]的文章 |
| [张乐]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张双权]的文章 |
| [张乐]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