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
张江永
2003
发表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
ISSN1000-3118
卷号041期号:004页码:327
摘要首次记述了亚洲北大陆的犁齿鱼化石。标本采自湖北松滋县黑墙口洋溪组。新的标本在个体较小、最大体高位于臀鳍起点处、背鳍起点靠后、背鳍具有12根鳍条、尾上骨缺失、第一末端尾椎(U1+2)上只有一根神经棘等方面显著不同于犁齿鱼属的三个已知种(P.encaustus、P.testis和P.queenslandicus),代表了一新种(松滋犁齿鱼Phareodus songzienssis sp.nov.)。P.encaustus和P.testis幼体的体形较长,为纺锤形,但到成体后,体形明显加高。P.encaustus的体长可达54cm,P.testis的可达30cm,而松滋犁齿鱼的体长可能只有12cm,和上述两个种的幼体差不多。但是,松滋犁齿鱼的体形较高,其轮廓和北美两个种的成体很相似,因此,虽然松滋犁齿鱼的体形较小,但很可能代表了成年个体。松滋犁齿鱼的体形和东南亚的Musperia radiata(可能为Phareodus的同物异名)比较相似。Musperia的背鳍较大、背鳍鳍条为23根、背鳍起点和臀鳍起点相对、背鳍第一鳍条支持骨和臀鳍第一鳍条支持骨与同一个脊椎相连、第一末端尾椎上有两个神经棘,这些特征说明,Musperia和松滋犁齿鱼不同,而和北美的Phareodus的关系可能更近。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5985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江永. 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3,041(004):327.
APA 张江永.(2003).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古脊椎动物学报,041(004),327.
MLA 张江永."犁齿鱼(Phareodus)在我国的发现".古脊椎动物学报 041.004(2003):32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江永]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江永]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江永]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