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 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newsciuridsfromthemioceneshanwangformationlinqushandong
Qiu Zhuding1; Yan Cuiling2
2005
发表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
ISSN1000-3118
卷号043期号:003页码:194
摘要我国新近纪的经典化石地点山东山旺,硅藻土层巨厚,动、植物化石保存精美,迄今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已有23种(Deng et al.,2003)。由于含化石层不适宜进行水筛洗,所采集到的小哺乳动物只有6种,其中食虫目一种(Lusorex taishanensis Storch et Qiu,2004)、翼手目一种(Shanwangia unexpectula Young,1977)、啮齿目4种(Diatomys shantungensis Li,1974;Ansomys shanwangensis Qiu et Sun,1988;Plesiosciurus aff.P.sinensis Qiu et Lin,1986和Meinia asiatica Qiu,1981)。根据哺乳动物群的研究和古地磁的测定,山旺动物群的时代被确定为早-中中新世(山旺期),或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分带的MN4~5相当(Qiu and Qiu,1995;Deng et al.,2003)。本文描述近年在山旺硅藻土层中采集到的3种松鼠类化石,同时检讨以前指定为飞松鼠“Meinia”、Parapetaurisata和Shuanggouia属的一些标本。所描述标本的骨骼严重破损,但牙齿构造尚清楚。亚洲花松鼠Tamiops asiaticus(Qiu,1981) 特征(订正) 一种小个体花松鼠;颊齿的尖、脊细弱;M1和M2没有原小尖和后小尖;M3和m3明显向后延展。亚洲花松鼠是所记述3种松鼠中最小的一种,个体与现代东洋区分布的花松鼠属(Tamiops)接近,牙齿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齿尖相对齿脊壮硕;P4~M2的原脊和后脊近平行排列,无原小尖和后小尖;p4~m2的下内尖显著,下内尖角清楚,唇侧谷窄且指向前舌侧。Tamiops asiaticus与云南禄丰和元谋晚中新世的T.atavus很相似,只是牙齿的尺寸较小,颊齿的尖、脊稍弱;两者可能有较接近的祖裔关系(Qiu and Ni,待刊)。它以明显细弱的原脊和后脊、较长的上臼齿前边脊而容易区别于第四纪的T.swinhoei(Zheng,1993),以及现生的Tamiops Macclellandi和T.swinhoei。此外,其个体比了T.macclellandi大,比T.swinhoei小,齿冠比后者略低,P4-M2的后脊在接近原尖处不甚收缩。但总的来说,这一属的牙齿自中新世以来似乎变化不大,比较明显的是齿尖和齿脊逐渐加强、后脊在舌侧渐趋收缩。上述标本的形态,与“Meinia”asiatica Qiu,1981的特征完全一致。显然,作者在记述山旺最早发现的那件松鼠标本时,未注意到其形态与现生花松鼠的高度相似,不仅建立了一个新的属,而且还把它归人鼯鼠亚科。两件标本的比较表明,无论是尺寸大小还是牙齿的形态特征,都没有理由把它们看作是两个不同的属。因此,“Meinia”qu,1981是Tamiops Allen,1906的同物异名,应予以废弃。李氏松鼠(新种)Sciurus lii sp.nov. 特征 个体与现生北松鼠(Sciurus vulgaris)接近;P4和p4大,明显臼齿化;下颊齿的齿座和后边脊高;m3具有齿座凹(trigonid basin)及明显的下中附尖。该标本归人松鼠属(Sciurw)的理由是:牙齿的大小与现生的北松鼠接近;下门齿尖端高出颊齿齿列之冠面;颊齿低冠,尖、脊粗钝;至少P4上的原脊和后脊近平行排列,且其上无原小尖和后小尖;p4~m3具显著的下内尖。新种不同于全北区广布的现生松鼠属在于P4和p4更为臼齿化,下颊齿的齿座相对于跟座明显较高,前边脊和后边脊也相对较高。新近纪Sciurus类化石在旧大陆发现很少,只有波兰Weze的S.waahae和内蒙古二登图的一个未定种(Sulimski,1964;Black and Kowalski,1974;Qiu,1991)。新种牙齿的大小与两者的接近,但P4和p4更为臼齿化,M3有清楚的后内缺,m3具明显的齿座凹和下中附尖。此外,它还以P4的前附尖较弱、下内尖小,以及p4~m3的齿座凹及后边脊较高而易于与二登图的Sciurus sp.区分。在以前当作Shuanggouia lui Qiu et Lin,1986和Parapetaurista tenurugosa Qiu et Lin,1986副型标本描述的江苏泗洪下草湾的一些单个牙齿中,其形态与正型标本的特征不甚一致,而与山旺这一新种很相似,差异仅是齿凹中的釉质层更为粗壮。这些牙齿的编号是IVPP V8154.4,5,6,8,9,11,13,20和V8152.8,它们也可能系Sciurus属下的一个种。另外,Shuanggouia Qiu et Lin,1986被指定为Petauristinae亚科。经过以上剔除,现在看来Shuanggouia属型种标本的特征是原脊和后脊汇聚于并不前后伸展的原尖,P4~M2有后小尖,m1和m2前后压缩、下内尖不清楚,釉质层在齿凹中并不十分褶皱。这些特征表明了Shuanggouia属适于松鼠亚科的定义,而非鼯鼠亚科。山旺的Sciurus lii是该属较早的化石记录,它与北美中渐新世至早中新世Protosciurus Black,1963的特征也很相似,特别是与其中P.mengt的形态更接近,两者的下颊齿都有高的齿座和后边脊。本文将新种归入松鼠属而非北美的原松鼠属,这多少有点随意性,也是由于其牙齿的形态与现生北松鼠的很相似,以及我们对这两个属的了解还很不够。另外,Sciurus与Protosciurus的相似,也说明新旧大陆间中新世早期的松鼠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临朐东方松鼠(新属、新种)Oriensciurus linquensis gen.et sp.nov. 特征 (属、种)咬肌窝终止于m1之下;下门齿尖端高出颊齿齿列冠面;虚位短;颊齿低冠,具有相对较高的齿尖和低的齿脊;原尖前后扩张;M1和M2的原小脊和后小脊完整、近平行排列,其上无小尖;M3略向后扩张,具后脊;下颊齿的下内尖不清楚,下内尖角圆,下中尖小,齿凹在唇侧开放。新属或以其个体大小,或以其颊齿低冠,上臼齿原尖前后扩展、原脊和后脊低而完整,以及无小尖而易于与地松鼠(如Palaeosciurus、Atlantoxerus、Heteroxerus、Prospermophilus、Plesiosciurus和Sciurotamias等属)、花栗鼠及树松鼠的一些属(如Tamiops和Ratufa等)区别开来。其大小与Sciurus、Shuanggouia、Callosciurus、Dremomys和.Spermophilinus接近,形态也多少相似,但却无法归人其中的任一属。它与Sciurus属的不同在于M3有后脊,下臼齿的下内尖融汇于后边脊、齿座凹在唇侧开放;以M1~2的原尖前后扩展、原脊和后脊近平行排列、无小尖而异于Shuanggouia属;以弱得多的M1~2原脊和后脊,M3有后脊,下颊齿具下中尖和开放的齿座凹而区别于Callosciurus属;以M1—2没有次尖状原尖-后脊“结”,下臼齿没有明显的下内尖而易于从Dremomys属中分离出来。新属以下臼齿的齿座凹开放、下内尖角圆而与欧洲地松鼠Spermophilinus属的特征相似,但在M1~2的原脊和后脊的排列、小尖的有无,M3后脊的存在与否,以及下前边尖的发育程度上两者都有很大的不同。Oriensciurus linquensis下颌骨的形态和上颊齿的构造都表明了其明显的树松鼠型的形态特征。但另一方面,其下颊齿的一些特征又与多数地松鼠相似,如下内尖部分融汇于后边脊、下内尖角浑圆。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妨碍把它归入树松鼠,因为某些树松鼠,如Callosciurus,其下颊齿也具有类似的形态。结论山旺的松鼠化石共发现了4种,即Tamiops asiaticus(Qiu,1981),Sciurus lii sp.nov.,Oriensciurus linquensis gen.et sp.nov.,Plesiosciurus aff.P.sinensis Qiu et Lin,1986。相对只发现8种小哺乳动物的山旺动物群来说,松鼠类显得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与欧洲中新世动物群中松鼠相对多样的情形十分相似。山旺的松鼠又以树松鼠占有优势,似乎表明这一地区在中新世时有过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环境。现生的Tamiops属和Sciurus属各自主要分布于东洋区和古北区,两者的共生又指示了山旺动物群具有现代东洋界与古北界过渡区的特色,同时也可能说明了山旺地区在中新世时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190
专题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Qiu Zhuding,Yan Cuiling. newsciuridsfromthemioceneshanwangformationlinqushandong[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5,043(003):194.
APA Qiu Zhuding,&Yan Cuiling.(2005).newsciuridsfromthemioceneshanwangformationlinqushandong.古脊椎动物学报,043(003),194.
MLA Qiu Zhuding,et al."newsciuridsfromthemioceneshanwangformationlinqushandong".古脊椎动物学报 043.003(2005):19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Qiu Zhuding]的文章
[Yan Cuiling]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Qiu Zhuding]的文章
[Yan Cuiling]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Qiu Zhuding]的文章
[Yan Cuiling]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