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 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贵州毕节扒耳岩巨猿动物群的年代与环境术来自食肉类化石的分析和研究
刘金毅1; 赵凌霞1; 陈津1; 王新金2; 蔡回阳3; 张忠文4
2011
发表期刊第四纪研究
ISSN1001-7410
卷号31期号:4页码:654
摘要贵州毕节扒耳岩为一处新近确认的含巨猿化石的洞穴裂隙堆积,出土了若干伴生动物化石。其中食肉类标本数量不多,历次采集的仅有19件,但基本可以鉴定到种,且大多数具有断代指示意义。这批标本鉴定计有:桑氏硕鬣狗(Pachycrocuta,licenti)、中国黑熊原始亚种(Ursus thibetanus primitinus)、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拟豺(cuon,dubius)和豹(Panthera sp.),共计4科5属5种动物。除豹属未定种外,其他4种均是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的特有种类,Ailuropoda microta和Cuon dubius则是广西柳城巨猿洞动物群的标志性物种。单就食肉类的组合而言,扒耳岩与广西柳城巨猿洞和田东么会洞两地的动物群相当,稍晚于巫山龙骨坡,早于建始龙骨洞动物群,为早更新世早期。扒耳岩动物群以森林型动物(如UrSZLS,Ailuropoda和Panthera)为主,缺少典型的草原型动物,呈现出单一的森林性组合面貌,据此分析推测巨猿应为典型的森林环境栖息者。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445
专题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贵州省博物馆
4.贵州省毕节市文管所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金毅,赵凌霞,陈津,等. 贵州毕节扒耳岩巨猿动物群的年代与环境术来自食肉类化石的分析和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11,31(4):654.
APA 刘金毅,赵凌霞,陈津,王新金,蔡回阳,&张忠文.(2011).贵州毕节扒耳岩巨猿动物群的年代与环境术来自食肉类化石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纪研究,31(4),654.
MLA 刘金毅,et al."贵州毕节扒耳岩巨猿动物群的年代与环境术来自食肉类化石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纪研究 31.4(2011):654.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20110410.pdf(1065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金毅]的文章
[赵凌霞]的文章
[陈津]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金毅]的文章
[赵凌霞]的文章
[陈津]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金毅]的文章
[赵凌霞]的文章
[陈津]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20110410.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