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中国全新世人群头骨形态特征的变异 | |
吴秀杰 | |
学位类型 | 博士 |
导师 | 吴新智 |
2006-06-14 |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学位授予地点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关键词 | 中国全新世人群 头骨 形态特征 测量和非测量性状 变异 |
摘要 |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全新世人类骨骼、牙齿标本的研究积累与进展,归纳和提出了中国全新世人类头骨形态特征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探讨性别、地区和时代因素对中国全新世人群颅骨形态特征的影响,以及对比和判断不同的性状和统计分析方法在人群关系研究上的价值,本文作者观测了1014例全新世头骨标本,采用单性状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全新世人群颅骨形态特征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42项非测量性状和4项测量性状的定义和观察方法;2)筛选出性别差异不受地区因素影响的26项性状,和性别差异受地区因素影响的27项性状;3)筛选出导致南北人群体质特征差异的新石器时代11项性状,和近代3项性状;4)显示中国全新世人群颅骨形态特征具有微观演化的趋势,从新石器时代经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脑颅尺寸缩小6.2%、面颅缩小4.5%;颅顶曲度增加、颅型圆隆化、鼻部狭形化、眼眶高窄化;5)采用排除法筛选出适合中国全新世各地区人群亲缘关系研究的13项测量性状,和18项非测量性状;筛选出适合进化研究的10项测量性状和5项非测量性状;6)对比筛选的和未经筛选的性状,发现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与所选择的颅骨性状及研究者的主观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提出应慎重对待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7)证明测量性状和非测量性状在探讨人群亲缘关系上具有不等的判别价值,测量性状的作用相对较大,非测量性状可能更多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
页数 | 182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70 |
专题 | 硕博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秀杰. 中国全新世人群头骨形态特征的变异[D].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0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10001_20031800540126(7150KB) | 开放获取 | --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杰]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杰]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吴秀杰]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