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 硕博论文
中国境内始舌齿鱼(Eohiodon)的发现-兼论中国骨舌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沈梅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张弥曼
198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摘要自从Greenwood(1970)确立Lycoptera和Hiodontidae(属骨舌鱼超目)的姐妹群关系以来,在中国境内中生代地层中又陆续发现了骨舌鱼超目化石。如:东南部的Paralycoptera(张、周,1977),东北部的Plesiolycoptera(张、周,1976),Yanbiania(李,1987)和西北部的Tongxingichthys(马,1986)。不久前,在西南部早第三纪地层中也发现了骨舌鱼超目化石Sinoglossus(苏,1986)。南美、非洲、欧洲和印度近年来也不断有骨舌鱼超目的化石报道(Gayet, 1987)。而该类化石在北美始新世绿河页岩中的代表Phareodus和Eohiodon则是早为人知的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曾存在一个与绿河页岩中十分相似的鱼群(张弥曼等,1985),张等在记述这一鱼群时曾经提到采自江苏沭阳阜宁群岩芯中的一个化石,并认为它属于Osteoglossoidei,可能和Phareodus接近(P·46)。笔者对这一化石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这一化石并非Phareodus,而是Eohiodon。迄今在中国境内发现的骨舌鱼超目化石中,Lyooptera等被认为是现今分布在北美的hiodontids的近亲,Paralycoptera曾在总体相似性的基础上被置于Lycopteridae中。之后张、周(1976)又根据它的尾鳍条数目和颞部构推测它可能是目前分布在南大陆的Osteoglossoidei的早期成员,但对它的形态特征未作过严格的分析。笔者补充采集了Paralycoptera标本,在对新、老材料观察的基础上,用分支分类学方法,重新探讨了Paralycoptera的系统位置,对Paralycoptera和Osteoglossoidei的近亲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确认。最后,在对化石类元分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拟对骨舌鱼类的历史动物地理学问题作一些尝试性分析。本文所研究的标本保存于泥质岩石中,因此,均采用机械方法修理。一些骨骼未保存只留下了印痕的标本用Rubber-R-Mold塑胶翻做了模型。文中插图用CARL ZEISS JENA解剖镜的Camera Lucida绘制。
页数33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800
专题硕博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梅. 中国境内始舌齿鱼(Eohiodon)的发现-兼论中国骨舌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D].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8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N82804.pdf(1274KB) 开放获取--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梅]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梅]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沈梅]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