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 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研究新格局
王恬怡1; 赵东月1; 张明2; 乔诗雨2; 杨帆3; 万杨3; 杨若薇2; 曹鹏2; 刘峰2; 付巧妹2
2020
发表期刊人类学学报
ISSN1000-3193
卷号39期号:4页码:680
摘要古DNA捕获技术目前已获得极大的发展,能够从骨骼和环境沉积物等多种材料中获取到目的DNA片段,而且对于保存环境较差的低纬度地区,同样能够获取有效的内源DNA片段,极大地丰富了古DNA研究的材料来源。本文围绕这一新技术开展总结和讨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总结并介绍该技术应用前景;2)应用这一技术打开了中国南方早期人群研究的新局面,梳理该新技术的应用对史前中国南方人群古基因组研究所获得的新认识,并对中国南方早期人群古基因组深入分析;另外,利用古DNA捕获技术成功获取云南3446~3180 BP的大阴洞遗址4例高质量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并开展了人群遗传历史的研究。
关键词Ancient DNA Capture technique Southern China Ancient Genome Dayin Cave 古DNA 捕获 中国南方 古基因组 大阴洞遗址
语种英语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9260
专题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恬怡,赵东月,张明,等. 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研究新格局[J]. 人类学学报,2020,39(4):680.
APA 王恬怡.,赵东月.,张明.,乔诗雨.,杨帆.,...&付巧妹.(2020).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研究新格局.人类学学报,39(4),680.
MLA 王恬怡,et al."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研究新格局".人类学学报 39.4(2020):680.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3358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恬怡]的文章
[赵东月]的文章
[张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恬怡]的文章
[赵东月]的文章
[张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恬怡]的文章
[赵东月]的文章
[张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研究新格局_王恬怡.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