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析 | |
关莹1; 高星1 ; 王惠民2; 陈福友1; 裴树文1; 张晓凌1; 周振宇1
| |
| 2011 | |
| 发表期刊 | 科学通报
![]() |
| ISSN | 0023-074X |
| 卷号 | 056期号:033页码:2797 |
| 摘要 | 遗址空间分析是解读遗址功能、阐释先民在遗址中的生产生活状态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水洞沟遗址2号地点(SDG Loc.2)第2文化层的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遗址结构和居住面的空间功能组织,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探讨先民的行为方式和遗址性质.在确定了遗址的原地埋藏性质后,对出土的各类标本和火塘遗迹进行空间复原、时序性和相关性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对遗址居民行为方式、群体规模与构成、遗址功能进行了讨论.指出SDG Loc.2第2文化层为晚期智人居住的开放式大本营,居民以火塘为中心进行复杂的生存活动.这项成果对研究同类遗址的空间利用和先民适应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048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关莹,高星,王惠民,等.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析[J]. 科学通报,2011,056(033):2797. |
| APA | 关莹.,高星.,王惠民.,陈福友.,裴树文.,...&周振宇.(2011).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析.科学通报,056(033),2797. |
| MLA | 关莹,et al."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析".科学通报 056.033(2011):2797.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1380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关莹]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王惠民]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关莹]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王惠民]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关莹]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王惠民]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