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生存的环境背景 | |
姜海涛1; 赵克良2 ; 王元2; 周新郢2 ; 李小强2 ; 丁襟友3; 杨帅1
| |
| 2019 | |
| 发表期刊 | 人类学学报
![]() |
| ISSN | 1000-3193 |
| 卷号 | 038期号:001页码:148 |
| 摘要 | 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消亡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其消亡的环境背景和影响机制仍没有形成一致观点。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化石记录,是研究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生存环境及消亡过程的理想区域。黑龙江省青冈地区出土有典型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种类,如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等。本文以青冈县英贤村化石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孢粉分析,重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环境背景。青冈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出土于湖沼相沉积中,研究发现其生存环境的主要植被成分是蒿属、菊科、禾本科、莎草科和云杉属,指示草甸草原为主,局地生长有针叶林的植被景观。欧亚大陆晚更新世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猛犸象草原植被曾延伸到我国东北地区。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325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国土资源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姜海涛,赵克良,王元,等. 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生存的环境背景[J]. 人类学学报,2019,038(001):148. |
| APA | 姜海涛.,赵克良.,王元.,周新郢.,李小强.,...&杨帅.(2019).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生存的环境背景.人类学学报,038(001),148. |
| MLA | 姜海涛,et al."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生存的环境背景".人类学学报 038.001(2019):148.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2017-赵克良-黑龙江青冈地区晚更新世(1144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姜海涛]的文章 |
| [赵克良]的文章 |
| [王元]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姜海涛]的文章 |
| [赵克良]的文章 |
| [王元]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姜海涛]的文章 |
| [赵克良]的文章 |
| [王元]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