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新疆下坂地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3500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 |
张昕煜1; 魏东2; 吴勇3; 聂颖2; 胡耀武1 | |
2016 | |
发表期刊 | 科学通报 |
ISSN | 0023-074X |
卷号 | 061期号:032页码:3509 |
摘要 | 公元前2千纪下半叶,以蒙古人种、粟作农业(包括粟和黍)、彩陶等为特征的东方人群已到达新疆中部,并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等西方文明发生碰撞、交流甚至融合.然而,受益于新的考古发现,以粟黍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要素在公元前3千纪~前2千纪时已传播至哈萨克斯坦、希腊、意大利等地.作为文化传播十字路口的帕米尔高原,其人群何时开始食用粟黍,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否存在更早的迹象,尚缺乏佐证.为此,本文通过对新疆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出土的人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下坂地墓地先民的食物结构,虽以C_3类的动物蛋白为主,但也不乏少许C_4类,在个别个体中,C_4类甚至占较大比例.结合考古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先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为畜牧或半游牧业,但麦作及粟作农业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环.下坂地墓地的部分先民可能已开始食用粟类作物,这暗示了东方文化因素在帕米尔高原东端,即新疆西南部出现的时间可早至公元前1500年前后.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4038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吉林大学 3.新疆文物考古所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昕煜,魏东,吴勇,等. 新疆下坂地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3500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J]. 科学通报,2016,061(032):3509. |
APA | 张昕煜,魏东,吴勇,聂颖,&胡耀武.(2016).新疆下坂地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3500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科学通报,061(032),3509. |
MLA | 张昕煜,et al."新疆下坂地墓地人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3500年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科学通报 061.032(2016):3509.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昕煜]的文章 |
[魏东]的文章 |
[吴勇]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昕煜]的文章 |
[魏东]的文章 |
[吴勇]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张昕煜]的文章 |
[魏东]的文章 |
[吴勇]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