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 | |
吴秀杰1; 范雪春2; 李史明3; 高星1 ; 张亚盟1; 方园1; 邹阿强4; 陈军5
| |
| 2014 | |
| 发表期刊 | 人类学学报
![]() |
| ISSN | 1000-3193 |
| 卷号 | 33期号:4页码:448 |
| 摘要 | 2011年在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骸“奇和洞III号”,是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为探讨华南更新世晚期向全新世过渡阶段人类的体质特征及现代人群的形成与分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本文对这件头骨进行了研究,奇和洞III号为35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牙齿龋病严重,推测当时人类的经济模式主要以农耕为主。通过与更新世晚期柳江、山顶洞101号及14组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的比较,发现奇和洞III号头骨兼有更新世晚期人类及新石器南、北方居民的混合体质特征:奇和洞III号头骨长而脑量大,似更新世晚期人类;其高而狭窄的面部、宽阔而低矮的鼻部,呈现出不同于南、北方人群的特殊体质特征。主成分分析显示,奇和洞III号与对比的新石器时代各组在头骨的测量数据上没有表现为明显的南、北地区间差异,但在头骨的测量指数或形状上存在时代和地区间的不同。本文研究为新旧石器过渡阶段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异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4057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福建省博物院 3.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4.漳平市文物局 5.漳平市文化体育局 |
| 第一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秀杰,范雪春,李史明,等. 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J]. 人类学学报,2014,33(4):448. |
| APA | 吴秀杰.,范雪春.,李史明.,高星.,张亚盟.,...&陈军.(2014).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人类学学报,33(4),448. |
| MLA | 吴秀杰,et al."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人类学学报 33.4(2014):448.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6110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吴秀杰]的文章 |
| [范雪春]的文章 |
| [李史明]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吴秀杰]的文章 |
| [范雪春]的文章 |
| [李史明]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吴秀杰]的文章 |
| [范雪春]的文章 |
| [李史明]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