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PP-IR
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
李潇丽1; 董哲2; 裴树文3; 王晓敏3; 吴秀杰3; 刘武3
2017
发表期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0256-1492
卷号37期号:3页码:169
摘要安徽东至华龙洞是2006年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因出土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和相关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而为学术界所关注。对华龙洞遗址的区域地质与洞穴发育特征进行解析,对堆积物蕴含的哺乳动物群、黏土矿物和氧化物等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华龙洞位于扬子地层区内,处在下扬子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过渡地带。遗址发育于下古生界中寒武统团山组条带状微晶灰岩岩系内,周边地貌以低山-丘陵-湖泊平原为主。洞穴发育初期由沿围岩裂隙运移的裂隙水引起,溶蚀方式以垂直渗流为主,后期逐渐转为水平流向的溶蚀方式。洞口开口方向为南偏西,洞内堆积物较少,洞外为一岩溶洼地,其间富含以下部角砾层和上覆红色黏土为主的堆积物,堆积营力主要为重力作用。遗址形成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总体为温暖湿润环境,堆积物充填早期气候相对晚期较为干凉,后期逐渐转为相对温暖湿润环境,动植物资源繁盛,有利于古人类生存、活动。华龙洞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对揭示长江下游中更新世古人类适应行为与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5871
专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作者单位1.北京自然博物馆
2.安徽省文物考古所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潇丽,董哲,裴树文,等. 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37(3):169.
APA 李潇丽,董哲,裴树文,王晓敏,吴秀杰,&刘武.(2017).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7(3),169.
MLA 李潇丽,et al."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7.3(2017):169.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_(660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潇丽]的文章
[董哲]的文章
[裴树文]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潇丽]的文章
[董哲]的文章
[裴树文]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潇丽]的文章
[董哲]的文章
[裴树文]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_李潇丽.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