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neogeneclimaticandbioticchangesineasterneurasiapreface | |
Caroline AESTRMBERG1; ZHANG ZhaoQun2![]() | |
2007 | |
发表期刊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
ISSN | 1000-3118 |
卷号 | 045期号:002页码:93 |
摘要 | 欧亚大陆东部新近纪对于全面认识现代全球气候与生物群的形成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在整个新生代不仅是动植物发源地,而且也是周围大陆之间的生物地理通道。有科学家提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该地区也可能是人类演化的中心。新近纪青藏高原的隆升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气温与降雨的分布格局,导致了亚洲季风的形成与加剧以及中亚干旱化。这些气候的变化推动了草原植被及相关生物群在欧亚大陆的扩展,以及晚中新世C4植物的生态扩张。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古生物学家们研究或修订了自20世纪早期以来发现的大量动植物化石并逐步纳入到数据库中,如NOW(欧亚大陆新近纪数据库)。新的发现不断填补着空间、 |
语种 | 英语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550 |
专题 | 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
作者单位 | 1.Department of Paleobiology,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Caroline AESTRMBERG,ZHANG ZhaoQun. neogeneclimaticandbioticchangesineasterneurasiapreface[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7,045(002):93. |
APA | Caroline AESTRMBERG,&ZHANG ZhaoQun.(2007).neogeneclimaticandbioticchangesineasterneurasiapreface.古脊椎动物学报,045(002),93. |
MLA | Caroline AESTRMBERG,et al."neogeneclimaticandbioticchangesineasterneurasiapreface".古脊椎动物学报 045.002(2007):9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