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约900 ka前后冰期夏季风降水减弱:东北平原湖相沉积物的粒度证据 | |
| 詹涛1,2,3; 曾方明4; 杨业1,2; 葛俊逸5; 马永法1,2; 张俊1,2; 姜侠2,6; 黄荣富1,2; 梁彦霞1,2; 李峨1; 王逊2,6; 周鑫7; 邓成龙3 | |
| 2020 | |
| 发表期刊 | 第四纪研究
![]() |
| ISSN | 1001-7410 |
| 卷号 | 40期号:6页码:1431 |
| 摘要 | 中更新世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简称MPT)期间,除了冰量周期由40 ka向100 ka的特征转变之外,约900 ka以后,高纬冰量、全球海平面和大气CO2/大洋碳库的变幅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因素对东亚夏季风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关于此时期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目前尚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在前期古地磁和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称OSL)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东北平原QAL钻孔上部71 m的沉积物粒度重建了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结果表明:1)时间跨度为1180~450 ka的林甸组和令字组均为较细颗粒的湖相沉积,且林甸组明显较令字组颗粒粗; 2)粒度粗的层位代表低湖面阶段,反映降水少,为冰期,反之亦然; 3)小波分析显示约900 ka后,100 ka周期特征明显,为通过与深海氧同位素对比获得更精细的年龄序列奠定基础; 4)约900 ka后,冰期的降水有明显减弱的趋势。高纬冰量扩张造成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更多陆地暴露出海平面,增加了大洋水汽的输送距离,可能是降水减... |
| 关键词 | 中更新世转型 东亚夏季风降水 东北平原 湖相沉积 粒度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9249 |
| 专题 | 中科院古脊椎所(2000年以后) |
| 作者单位 | 1.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2.黑土地水土资源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5.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詹涛,曾方明,杨业,等. 约900 ka前后冰期夏季风降水减弱:东北平原湖相沉积物的粒度证据[J]. 第四纪研究,2020,40(6):1431. |
| APA | 詹涛.,曾方明.,杨业.,葛俊逸.,马永法.,...&邓成龙.(2020).约900 ka前后冰期夏季风降水减弱:东北平原湖相沉积物的粒度证据.第四纪研究,40(6),1431. |
| MLA | 詹涛,et al."约900 ka前后冰期夏季风降水减弱:东北平原湖相沉积物的粒度证据".第四纪研究 40.6(2020):1431.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约900+ka前后冰期夏季风降水减弱_东(3838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詹涛]的文章 |
| [曾方明]的文章 |
| [杨业]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詹涛]的文章 |
| [曾方明]的文章 |
| [杨业]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詹涛]的文章 |
| [曾方明]的文章 |
| [杨业]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