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 原料产地对中国东北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器工业的影响 | |
侯哲1; 赵宇超2; 高星3 ; 成春泽4
| |
| 2022 | |
| 发表期刊 | 人类学学报
![]() |
| ISSN | 1000-3193 |
| 卷号 | 41期号:6页码:982 |
| 摘要 | 本文以原料产地距离衰减效应为视角,根据目前中国东北地区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制品的发现情况以及黑曜岩产源地研究成果,结合狩猎采集人群社交网络模型、民族学、考古学资料,对以长白山为核心的黑曜岩源产地对中韩两地的辐射影响作出了直接供应区(天池火山口为圆心辐射半径150~200 km)和接触区(距离天池火山口200 km以上)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两地的黑曜岩石制品,发现由于距离源头产地较远,韩国黑曜岩石制品的数量以及类型丰度均低于中国东北地区。而又由于原料的长距离损耗以及对于原料更加经济的开发利用,导致韩国典型遗址中黑曜岩细石核与完整石片的体积更小,原料缩减更甚。 |
| 关键词 | lithics obsidian raw materials Late Paleolithic Northeast China Korea 石制品 黑曜岩 原料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东北 韩国 |
| 语种 | 英语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 条目标识符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2240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吉林大学 2.山东大学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4.庆熙大学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侯哲,赵宇超,高星,等. 原料产地对中国东北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器工业的影响[J]. 人类学学报,2022,41(6):982. |
| APA | 侯哲,赵宇超,高星,&成春泽.(2022).原料产地对中国东北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器工业的影响.人类学学报,41(6),982. |
| MLA | 侯哲,et al."原料产地对中国东北和韩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石器工业的影响".人类学学报 41.6(2022):982. |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 原料产地对中国东北和韩国旧...代晚期黑(1738KB) | 期刊论文 | 作者接受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浏览 下载 | |
| 个性服务 |
| 推荐该条目 |
| 保存到收藏夹 |
| 查看访问统计 |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 谷歌学术 |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侯哲]的文章 |
| [赵宇超]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百度学术 |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侯哲]的文章 |
| [赵宇超]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必应学术 |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 [侯哲]的文章 |
| [赵宇超]的文章 |
| [高星]的文章 |
| 相关权益政策 |
|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 |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